泥沙自动监测设备推荐:FT-JL1

作者:自动小型气象站   出处: 气象站     更新时间:2025-11-13

在径流场与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中,传统人工测量模式长期以来面临诸多瓶颈。工作人员需携带各类仪器往返监测点位,不仅要在复杂地形中完成流量观测,还要人工采集泥沙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整套流程工作量庞大且耗时费力。人工测量的效率低下问题在汛期尤为突出,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径流变化快,往往难以记录关键数据节点。同时,人工监测的人力成本逐年攀升,且数据准确性易受观测者经验、操作规范程度等主观因素影响,误差较大,难以满足现代水土流失监测对数据精准度和时效性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水土流失自动监测系统历经多年技术攻关与大量实地试验验证,成功实现对传统模式的革新,而FT-JL1泥沙自动监测设备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FT-JL1是一套专为水土流失监测领域打造的综合性、智能化解决方案。完全摆脱对人工操作的依赖,实现从数据采集到传输的全流程自动化。设备部署完成后,可根据预设的监测频率自动启动工作,无需人员现场值守,极大降低了监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适用于偏远、交通不便的监测区域。

该系统由数据采集主控机、含沙量测量传感器和明渠流量传感器构成,形成了完整的监测链条。

其中,明渠流量传感器组件可自动测量地表流量,通过中心控制计算机软件及参数设置计算随时间变化的地表径流流量,得到径流流量的实时变化过程。

含沙量测量传感器则根据雨量和径流变化特征,在径流垂直分布泥沙测量口,实时测量径流含沙量。

地表水体由引水槽进入明渠或巴歇尔槽并经过明渠流量计,获得瞬时径流量数据,并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径流总量。

随后,分水管采集到地表水体送入主水箱,当主水箱待测地表水容量足够进行检测时,系统自动启动并将待测地表水送入样品仓进行检测。

传感器把收集到的数据送给处理器经处理后得到泥沙含量,得到数据后系统将内部样品由排水管排出,为下次采样做好准备。

整个处理过程通过485输出至外部设备,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目前,FT-JL1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方案验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等领域。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和传输数据,该系统为水利、环保、国土及农业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助力水土保持工作从传统人工模式向现代智能监测的转型升级。

 水土流失5.jpg